2021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新冠疫情下的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航学院路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巴西、克罗地亚等13个国家,4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大会现场
线上会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义良在欢迎致辞中指出,新冠疫情改变了原有的国际格局,对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气候变化挑战突出、地区热点问题频发等问题,国际社会不仅需要强化多边合作,也亟需各国学者加强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彰显理论研究的实践含义。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研究员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作为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发展同国际社会其他主要行为体之间经济、贸易合作的机遇与困境,并从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的角度,就机制设置、法律框架等层面的困境和障碍进行了细致分析。
陈新作主旨发言
在接下来的主论坛环节,6位发言人分别围绕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人文交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从国际体系、国家互动模式、治理体系等角度充分讨论了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的原因,探讨了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对“无国界疾病”回应效率和回应能力不足的重要问题,深入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多边治理结构、国际公共机构以及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并就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多边主义与反多边主义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主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言
为鼓励国内外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设立4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有8名青年学者发言,2名资深学者进行评论。与会青年学者分别就新冠疫情对当前国内外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转型路径进行了深入挖掘,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国家安全、生态保护、气候治理等维度阐释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分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萌作会议总结,认为此次会议规模宏大、议题丰富、视角多元,与会专家的发言充分肯定了中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体现的社会治理和制度优势,高度评价了中国治理方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示范意义,是一次理论与现实结合、专业性和国际性特色鲜明的学术会议。
此次研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与会的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通过与十几个国家的学者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对于面向“平视世界的一代”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具有很好的能力提升作用。